11月的广东,还是穿短袖的夏天,从深圳宝安机场向惠州出发,高速公路两旁都是赏心悦目的绿色。车子驶出惠州市区,闲适的小镇烟火逐渐取代了繁华都市的喧嚣,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潼湖科技小镇就隐匿于这片看似寻常的村镇之中。
2017年初,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明确将潼湖打造成 “广东硅谷”,使其成为广东**产业带新的重要增长极。这个以“科技”命名的新兴小镇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前去一探究竟。
建筑光伏一体化
带领科技小镇进入“自发电”时代
潼湖科技小镇位于广东**的内陆淡水湿地——约55平方公里的潼湖湿地。烟波浩渺、鹭鸟纷飞,勾画出南方特有的秀丽景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点缀在青山绿水的“仙境”中,衍生出现代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今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思科、深物联共同体等科技创新企业已入驻园区。
漫步在小镇,正听着小镇的工作人员讲解小镇的智慧建设,记者被眼前一栋外覆玻璃幕墙、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形建筑所吸引。“这是一座会发电的房子。”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卖了个关子。
原来,这是由国家能源集团和碧桂园集团联合打造的国内首座铜铟镓硒(简称CIGS)建筑光伏一体化(简称BIPV)科技示范建筑项目。
其装饰幕墙所采用的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组件不同于传统的光伏电池板,由铜、铟、镓、硒四种元素通过共蒸发真空镀膜技术镀到玻璃衬底上,厚度仅有2微米。电池体的整体厚度不超过5微米,在国际上被称为“下一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电池具有比晶硅更高的理论转化效率和更低的制造能耗和材料消耗,当前实验室**高转换效率纪录已达到22.9%。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建筑已经宣告竣工,投用发电。项目总计使用CIGS光伏组件2037块,总装机容量为200千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高效利用”分布式发电模式,年发电量为12.3万千瓦时,可满足建筑10%以上的用电需求,远大于国家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发电比例≥4%的标准。